据统计,我国目前大约有900万患者,其中很多患者及家属对病的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导致患者不能正确地接受治疗。
误区1:患者抽搐,就是病
抽搐是的主要症状之一,但不是病的独有症状。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低钙抽搐、小儿高热惊厥、低血糖惊厥等均不属病范畴。
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病所致。同时,有些类型的病人没有抽搐症状,如失神发作,颞叶、腹型、头痛等。因此,不能把抽搐与等同起来
误区2:抽搐动作大是大发作,动作小是小发作
的大发作和小发作都属全身性发作。大小发作不是按抽搐动作幅度大小区分的。大发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发作,仅有短暂的的意识丧失,而没有搐动作。
有些患者或家属把全身大发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发作都认定是小发作,显然是不确切的。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发病症状,准确分型,合理选药,才能收到医生好治疗。
误区3:发作时,患者都有神志丧失
绝大部分癫癫患者发作都伴有神志丧失。但有些类型的,如局限性发作,肌阵挛等病人发作时意识清楚。因此,不能因为患者神志不丧失,就否认的诊断而贻误治疗。
误区4:原发性与遗传有关,而继发性与遗传无关
通过对病人及其有血缘关系亲属的大量调查发现,不仅原发性与遗传有关,而且继发性的直系亲属发病率远比普通人群高。
从临床上分析,发生了脑外伤、患过脑炎、脑膜炎、有产伤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发生。因而说明,是否发生不仅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强弱,而重要是决定于先天的遗传因素。
遗传决定了一个人发生惊厥的“惊厥阈”值的高低,这种阈值越低越易发生。
若环境因素的强度,超过了其惊厥阈值,就会发生。从而说明,不仅原发性,而且继发性都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误区5:具有遗传性,病人不宜生育
虽有遗传性,但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说来,病人的子女只有5%发生,因此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国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病人生育。
但从优生学的角度,病人好避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结婚,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
误区6:脑电图正常,就不能诊断病
脑电图检查对于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是诊断必不可少的辅助检查手段。
据统计80%的病人脑电图异常,而有5-20%左右的病人发作间隙期脑电图检查正常,还有一些脑电图异常的人始终没有发作。
因此,临床上不能因脑电图正常就排除病的诊断,也不能因脑电图异常就诊断。医生必须结合病史和临床发作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误区7:几种抗药合用,效果一定会比单一用药好
抗用药原则之一就是主张单一用药。近年研究发现绝大数病人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服用一种合适剂量的抗痫剂,可以满意地控制发作,没有必要同时服用多种抗痫剂。
联合用药易导致慢性中毒,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药效,增加毒副作用,并使发作变频,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若单一用药,不能控制发作时,应分析原因,在医生指导下一步选择联合用药。
误区8:西药治疗,需要终身服药
西药治疗的原则之一是坚持长期用药,缓慢停药,但不一定都要终身服药。
患者确定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后,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按疗程坚持服药,直至控制发作四年左右后,逐渐减停药物,其减停过程需持续1-2年。
逐步减药期间如病情发作,则需恢复原药量继续服用四年控制不发、再依次减停。
若合理足量的西药治疗仍不能控制其发作,且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时,也可选择中医中药治疗,用中药逐渐替换西药,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有治疗指证的原发病的治疗。
电话咨询
028-6876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