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帕金森病(PD)已经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中老年的“第三杀手”。然而人们对于帕金森病却知之甚少。
帕金森病是什么?
帕金森病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达1%,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7%,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步态异常,同时可伴有抑郁焦虑、睡眠紊乱、便秘、多汗、肢体麻木、疼痛、嗅觉障碍等。它主要是由于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后导致神经递质紊乱所致。
帕金森病可以逐渐使患者残疾,如果治疗不当,到晚期的时候就可能卧床不起,出现褥疮、坠积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心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患了帕金森病如何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病初通过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多数患者数年内都能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式延缓病程发展,改善临床症状。
诊断出帕金森病,规范服用药物是患者早期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药物维持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助于改善症状。针对每个患者不同的病情,合理搭配各类药物,做个性化治疗。但随着疾病的进展和长期服药,药物的治疗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药物并发症,此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答疑:治疗帕金森病的手术有哪些?
①脑起搏器手术(DBS)
DBS,俗称脑起搏器手术,又叫脑深部电刺激术。它是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电脉冲至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调控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帕金森症状的目的。DBS治疗帕金森具有可逆、可调、安全等特点,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肌肉僵直、震颤、动作迟缓等症状,也可明显降低服用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
②CRAS机器人手术
通过CT和核磁共振融合,由CRAS机器人手臂立体定向,以高于0.1毫米的精度迅速、准确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导针对病灶核团进行调控,达到临床功能性恢复的目的。
帕金森病能够预防吗?
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我们无法有效预防,但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环境毒素有关。另外,家族中直系亲属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患病几率可能要大一些。因此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一些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如杀虫剂、农药、重金属锰,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人要避免从事电焊工种等。如果发现有手抖、动作迟缓、肢体僵硬等情况应及时到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尹丰: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脑功能与转化专委会委员、北京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青年会委员、第二军医大学A级优秀教员。1997年进入功能神经外科工作。2011-201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西雅图瑞典医疗中心进修。迄今完成包括帕金森病、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扭转痉挛等疾病在内的运动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2000余例。承担和参与多项级和军内课题,成果荣获包括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多项科技奖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擅长: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疾病(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特发性震颤、梅杰综合征等)、难治性、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神经损伤后疼痛、丘脑痛、癌痛等)、机器人辅助脑神经外科手术等。